一、中國夢
什麼文字記錄都比不上電視鏡頭里的真人同期聲更有感染力。昨晚新聞聯播剛結束,@人民日報就已經從央視網上找到長達近11分鐘的頭條視頻《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強調: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加以轉發。
鏡頭中,站在其餘6位政治局常委同事的正中央,新任總書記站在一幅鄧小平資料照片的前方,以「剛才啊,我們參觀了《復興之路》展覽」作為開場白,向數十圍攏者發表講話。比起前任胡錦濤,習近平的脫稿即席演講風格略顯隨興,最後一句時甚至高舉右手振臂疾呼,所以,由新華社稍晚公佈的通稿是在對一些語氣助詞和不清晰表達進行修訂後才向全國播發。
為了向民眾通報中共中央新任最高領導層在會場之外的這第一次集體行動,所有中國大陸時事媒體都需要貢獻力量,不分黨報都市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解放軍報以及各地省委機關報再一次向人民日報緊密靠攏,通欄頭版頭條中,除了「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參加參觀活動」這一行副題外,再加總書記三段「強調」:「迴首過去,全黨同志必須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發展才能自強」;「審視現在,全黨同志必須牢記,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多麼不容易,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來,全黨同志必須牢記,要把藍圖變為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我們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
報眼處正好用來發表《習近平總書記深情闡述「中國夢」》,這其實就是講話摘要:「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我堅信,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雖然人民日報按例要在文章開頭處署上「本報北京11月29日電」以及記者張爍的名字,但其實也就是和新華社電稿一字不差。以「百年奮鬥鑄就歷史輝煌,信心百倍推進復興偉業」開頭烘托氣氛,第一段交待事件:「在全黨全國上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熱潮中,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29日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基本陳列,回顧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復興走過的歷史進程,號召全黨同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把我們的黨建設好,團結全體中華兒女把我們國家建設好,把我們民族發展好,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根據這篇通稿傳達,新任總書記以「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長風破浪會有時」這三句詩分別形容中華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並表示「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而這也化作上海黨報解放日報所擬雙排大字標題,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最偉大中國夢,我們比任何時期都更接近這個目標》。
只有講話沒有掌聲也不行。所以,就像央視來兩段《偉大夢想照耀復興之路》、《用厚重的歷史眼光看復興之路》的電視評論一樣,新華社是配發時評《團結奮進在復興之路上》以及用作表現萬眾一心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會實現!——習近平同志參觀<復興之路>基本陳列時的重要講話鼓舞各族各界群眾》,人民日報異曲同工,是頭版評論《用實乾托起「中國夢」》和第二版的《攜手實現偉大「中國夢」,各地乾部群眾熱議新一屆政治局常委參觀<復興之路>展覽》、《總書記講話引起網友強烈共鳴》。
向身為廣東省委機關報的母報看齊,南方都市報也決定轉發新華時評,並乾脆把從新華社電稿中一字不改拿來的頭條標題染成大紅色——而這遠遠比不上新快報的隆重其事,在底部配發《中央宣講團在粵宣講黨的十八大精神》標題,這份羊城晚報子報把封面幾乎設計成了一份紅頭文件。
也可以有些別的標題著眼點,比如錢江晚報之《習近平:中國夢必將實現》、瀟湘晨報之《習近平: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而最受市場化媒體青睞的,還得數那八個字——「空談誤國,實乾興邦」。事實上,早在新京報、齊魯晚報、重慶晨報、東方早報、華商報等齊齊選中之前,昨晚,五大門戶就已經在新華社電稿中找到這句,作為首頁頭條。
今晨,新浪不僅又發掘出《延伸閱讀:去年曾發文提空談誤國》以及《台媒:習近平振臂疾呼》作為背景,還要加推「央視用四個『平』字形容新常委開局」之事。這就是昨晚央視新聞1+1的節目實錄,不僅有都市快報等紙媒連夜摘要發表,更是高居搜狐網易今晨首頁頂端。白岩松正襟危坐,開口便說明緊急製作本期節目的動機:「相信很多人都已經註意到了,在今天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以及《東方時空》等欄目中,用很大的篇幅在關註著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其他政治局常委等中央領導去國家博物館看《復興之路》這樣一個展覽。這是『十八大』之後,新一屆領導集體第一次走出人民大會堂和中南海的亮相,而且我們算了一下,今天距離他們的第一次集體亮相,也就是15日的時候見中外記者,整整15天。那麼在這半個月時間里頭,新一屆領導集體無論是從他們的語言,或者說他們的工作方式當中,透露出怎樣的信息,以及通向未來的一種方向。今天我們就試著來梳理一下。」。
為了呼應節目之初「從西柏坡到國家博物館,從兩個『務必』到兩個『百年夢想』,新一屆中央領導的集體行動蘊含著怎樣的深意」之問,解說詞舊事重提胡錦濤10年前就任總書記20天之時冒雪前往西柏坡學習考察之事,由白主播加以對比解析:「十年前就有很多媒體去分析,為什麼出京第一站選擇的是西柏坡,其實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知道我們從哪兒來的,這條路是怎樣走過來的...十年後有一點是相似的...同樣具有十年前要重溫我們從哪兒來,這條路是怎麼走過來的。但是有一點在今天的講話中是不太一樣的。今天在習近平不算太長的講話當中,更多的篇幅給了不僅僅我們從哪兒來,而是我們要去哪兒,我們怎麼去。」。
「中國夢」之後,節目就開始了對「空談誤國,實乾興邦」的梳理,稱「這八個字來的已經是呼之欲出了」。所舉之例皆是近日已被多家媒體反復言說的「美談」,包括習近平11月15日記者見面會多次提到「人民」、李克強引領會風改革等。總結陳詞,白岩松宣佈,「不妨用習近平的『平』字,四個『平』字」來評價新任領袖們的這履新半月:「第一,平常的聲調,沒有去拔高,就像平常說話一樣,這是第一個『平』」;第二,平實的語言。當時我的一位中央廣播電台的同事說過這樣一句話,『習近平的這番講話可是一個特別好的廣播稿的典範,因為口語化』;第三,平實的工作作風...去參加艾滋病防治座談會的時候,寧可讓官員等著,也要跟民間很多防治艾滋病的積極人士更多地座談;第四,就是不同平常。給了大家不同平常的一種感受,是改文風、改會風。」。
連線中央黨校教授郭剛,不僅是要請他來講改變文風、會風的意義,還是為了談反腐,談「從嚴治黨,是不是真要玩真的,究竟能取得什麼樣的效果」:「習近平總書記說了,這個事要涉及到亡黨亡國的問題,要命的問題,這個不可能一時表表態度就完了。」。
作為此前外界通常以為的左派發言陣地,北京日報今天要緊跟形勢,七日談頭條直接借總書記吉言一用,即《中國需要羅陽這樣實乾興邦的英雄》。文章將這位殲-15艦載機研製現場總指揮比作當年鑄就「兩彈一星」輝煌的英雄:「『空談誤國,實乾興邦』。面對國家發展的成就,總有一些人在旁邊忙著說三道四、指手畫腳,對那些老實做事、埋頭苦乾的人冷嘲熱諷、鄙夷不屑。殊不知,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唾手可得、輕而易舉的,都需要艱苦努力、不懈付出。不管社會價值再多元、利益再多樣,國家和民族利益永遠都是第一位的,都是最大公約數...自航母『遼寧艦』亮相,一些人的各種嘲諷質疑蜂擁而至,而大多數國人則興奮加振奮,正能量遠超負評價,再加上此次艦載機成功起降,人們紛紛『向羅陽致敬』,充分說明在老百姓心中,敬重的始終都是實乾的人,是為國為民犧牲奉獻的人。可以說,這種價值判斷是一種主流民意,是我們國家和民族不斷發展進步的重要保障。」。
這種對「主流民意」的判斷應合胡錫進之意。因為其環球時報早在昨天社評《眾聲喧嘩,政府應有耐受度和鑒別力》即有論述:「中國如今進入了眾聲喧嘩的時代,所有事情都有了不同意見,政府尤其經常成了輿論的標靶。但中國不能陶醉在各種意見的『大排檔』里做廉價的消費,中國必須繼續是能做出決定的國家。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里,各級政府的決策力和執行力仍是這個國家保持效率的關鍵...如今微博常被當成民意的鏡子,但必須指出,微博上只是民意的一小部分,它有可能和主流民意吻合,也可能是對立關系。」。
同為人民日報子報,當海外版今晨配發《實乾讓「中國夢」更美麗》的頭版評論,稱贊「習近平講話把『中國夢』的內涵落實到了每個中國人的生活世界」,並由此獲新浪評論頻道頭條推薦時,環球時報則是在封面文章後面加推社評《民族復興根植於中國人集體潛意識》:「習總書記昨天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講得很清晰,也很堅定,展現了新領導集體帶領國家前進的決心和自信。這次參觀和講話是一個無形的龐大回答,它的內容遠遠大於畫面和聲音的傳達,中國內外的人和力量都能從中找到、悟出指引中國未來的路標。」。
不過,正如子夜微博預告摘錄所言,胡錫進還想值此講一講「對家國關系的認識做實事求是的再平衡」,即「中國不可掉入國家就是一切的極端政治,也決不可陷入個人主義無限坐大的陷阱」:「一段時間以來,中國輿論中出現對保護個人權利的排他性強調,這一定程度上來自對歷史上單向強調國家利益的反彈...近現代中國經歷了被列強踏破國都、以及被日本大舉入侵的慘劇,也有過個人權利遭到蔑視、蹂躪,國家目標覆蓋所有私人空間的時期。我們的潛意識中因此有種種不安,怕這也怕那,迷惘經常變成朝某個方向走極端的宣泄。」。
只是,那些傾心於熱烈傳播《財經》雜志年會嘉賓發言的人們,不一定會認可胡總編的苦口婆心。當胡舒立昨晚因為自己三談薄熙來的系列評論而在昨晚獲得騰訊網頒獎時,她的老東家也不遑多讓,以連續兩天召集學者專家縱論政經而成為一時之盛。
現在看來,任志強昨天那句「不改就沒有十九大」只能算是前戲。發言高潮昨天到來,人人爭當「大炮」,他們肯定不認為自己這是「空談誤國」,而恰恰是替國家和人民防範薄氏人物捲土重來的「守夜人」。其中,吳敬璉所言「中國的貧富差別如此巨大,主要的原因是來自靠權力取得的收入。不能讓富人憑權力發財,而且要給予嚴厲的懲罰」在經由中新社發稿後,在今天上午得獲鳳凰網首頁推薦,與此同時,在《財經》雜志自身網站上,來自孫立平的發言則位於熱文排行榜更前列。
摘錄稿件題為「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已發生,逼迫中國進行改革」,這位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稱:「過去這十年,體制有多大的變化嗎?沒有,但是社會已經發生了變化...政府感嘆隊伍不好帶,老百姓不好管了,政府說的這些話,老百姓也不信了。所以,可以看到,這個社會在靜悄悄發生變化,這就是逼迫中國進行變化的真正動力。」。
此前,孫教授還勸執政者「趁老百姓對政府還有感情,盡早切割歷史問題另開張」,而這簡直就是對「任大炮」的呼應:「老百姓還殘存著一點對我們政府的信任和感情,有的問題真正解決不了,有時候你道個歉,有的人還感動的淚水漣漣。但我覺得漣漣不了幾年了,5-10年到頭,十年可能到不了,五年可能差不多。如果到時候他都不淚水漣漣,那就說明切割的條件已經失去,切割都已經不可能了。」。
至於「我們還有沒有辦法能回到法治軌道」的問題,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江平談起來就更加有資格了。這位中國最德高望重的法學家之一,藉此場合再批重慶模式,嘆息司法改革在倒退:「司法權威變成了政法委員會的權威,黨的權威;本來應該在憲法上明確規定的法院的獨立,變成了只能夠談法院的公正;本來憲法明確規定法院是以法律作為唯一的指導的方針,現在變成了三個至上。如果要提倡法治文明,必須要建立法院的權威,而不是公安的權威,如果把公安的權力搞得過大,是一個國家的不幸,是一個國家法治的不幸...拿重慶來說,公安機關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法院完全是陪襯的,李莊案件就說明瞭這個問題。」。
任建宇同樣是最好的證據。為了批評勞教制度,江平甚至不點名地提到了剛剛卸任的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而財經網亦予以公開發表:「自從06年《立法法》通過了以後,再以國務院法規的形式來限制剝奪人身自由就是違法的...這違法了12年的現象之所以始終沒有改變,是因為擔任政法委書記的常委不贊成這個做法,這不是很明顯的用人治來代替法治嗎?光一個人就能夠把法律所規定的制度改變了,這是很明顯違法的現象。」。
其實,江教授根本就是對整個十七屆中央委員會感到失望,根據發言記錄,他嘆息胡溫一代在第二屆任期內失去了政治體制改革「最好的黃金時期」。不過,他還願意再多給五年。承認「深層次的政治體制改革還仍然有爭論,現在來討論還不到時機」後,也是最後警告:「這一屆的政治局常委在下一屆五年裡面必須很好的抓住政治體制改革的機遇,這個機遇再喪失,中國的前途就岌岌可危了。」。
易子娘
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
空談誤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